認識神-平安的生活與為主殉道的命運,從神看有什麼區別?
認識神-平安的生活與為主殉道的命運,從神看有什麼區別?
答案是:在本質的價值和永恆的賞賜上,沒有區別;但在神為每個信徒所定的獨特計畫和角色上,有區別。
一、從神的主權與旨意看:平安與殉道皆出於神
神是萬事的主,祂掌管每個人的生命與命運。無論是平安度日還是為主殉道,都在神的預知與主權之中。
- 平安的生活:並非表示神的愛較少,而是神在特定時空中保守祂的兒女,使他們能見證祂的恩典、傳揚福音、培育門徒。例如保羅在羅馬書12:18說:「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平安是神賜的禮物,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 為主殉道:是神允許的極致見證。耶穌說:「人若為我的名喪掉生命,必得著生命。」(太16:25)殉道者並非失敗,而是得勝;他們的血被視為「見證的種子」(啟6:9-11),激勵後人堅守真道。
區別不在價值有大小,而在呼召與使命的不同。
二、從神的眼光看:生命的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忠心
神不以「是否平安」或「是否殉道」來衡量一個人的屬靈價值大小,而是看人是否忠心、信靠、順服。
- 保羅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4:7)無論他最終是否殉道,重點是他忠於神的託付。神看重的是「忠心」,而非命運的表象。
三、從「見證」的形態看:兩種同樣有力的見證
神在祂的智慧中,設計了不同形態的生命見證,以應對不同時代、不同環境的需要,從而最有效地擴展祂的國度。
1. 平安生活的見證(生命的廣度):
· 這是一種「持續性」的見證。神將一個人長久地留在世上,是為了讓他能「生養眾多」——不僅是肉身的後代,更是屬靈的後代(門徒)。
· 透過長期的品格塑造(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等)、穩定的服事(如教導、憐憫、治理)和深度的關係建立,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社區和社會。這是一種「鹽與光」的見證(太5:13-16),防止世界的腐化,帶來光明。
· 例子:使徒約翰雖然晚年被流放,但並未直接殉道,他活出了長久的生命,寫下了福音書和啟示錄,深度闡述神的愛,栽培了許多教會。
2. 殉道生命的見證(生命的強度):
· 這是一種「焦點性」的見證。神允許一個人在特定時刻以死亡來「濃縮地」展現信仰的全部價值。
· 殉道者的血在當下似乎代表了失敗,但在屬靈的領域,它發出了最強而有力的宣告:基督的價值遠超過生命本身。這種見證具有爆炸性的感染力,能瞬間震撼人心,並如種子般孕育出更堅強的教會。
· 例子:司提反的殉道(徒7章)看似是場悲劇,但卻深深地觸動了旁邊的掃羅(後來的使徒保羅),並成為教會擴展的催化劑。
區別: 神使用長久的生命來進行深耕細作的見證,也使用犧牲的生命來進行震撼人心的見證。兩者都是祂手中寶貴的工具。
四、從「爭戰」的策略看:不同的戰場,相同的敵人
屬靈爭戰不僅是對抗外在的逼迫,更是對抗內心的軟弱和世界的誘惑。
· 平安生活中的爭戰:
戰場是日常的試探(名利、情慾、驕傲、冷漠)。敵人試圖用「安逸」來磨平信徒的銳氣,用「世俗」來稀釋信仰的濃度。這場戰爭更隱蔽、更持久,需要極大的自律和持續的依靠聖靈。
· 殉道時刻的爭戰:
戰場是極端的恐懼。敵人試圖用「死亡」來威脅信徒放棄信仰。這場戰爭更激烈、更濃縮,需要瞬間爆發出的極大信心和對永恆的把握。
區別: 一個是對抗「慢慢腐化」的爭戰,另一個是對抗「瞬間摧毀」的爭戰。兩者都是對信仰真實性的終極考驗,勝利的關鍵都在於「靠主站立得住」。
五、平安生活與殉道:都是屬靈爭戰的一部分
屬靈爭戰不只發生在激烈逼迫中,也發生在日常生活的試探、誘惑、冷漠與妥協中。
- 平安中的爭戰:可能更隱蔽。在安逸中持守信仰、活出聖潔、拒絕世俗化,同樣需要極大的屬靈力量。
- 殉道中的爭戰:是信仰的最高見證,面對死亡仍宣告基督是主,展現對神國的完全信靠。
換句話說:
平安中持守真道,是「持續的殉道」與主同死; 殉道者,是「瞬間的極致忠心」。
六、從「倫理」的角度看:不主動尋求,也不刻意逃避
· 不應主動尋求殉道:
這不是「表現主義」,自我英雄化反而可能是出於驕傲。我們的生命屬於神,不可隨意捨棄。
· 也不應以任何代價逃避:
當信仰與生死抉擇直接對立時,選擇忠心於神而非保全性命。
這其中的智慧在於:每一天忠心地活著,直到最後一刻;當最後一刻來臨時,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忠心到底。 無論是長久的忠心,還是最後一刻的忠心,在神眼中都同樣寶貴。
七、從永恆的角度看:兩者都通往永生的冠冕
在神的國度裡,無論是平安見證者或殉道者,只要忠心到底,都將得著神的稱讚與獎賞。
- 啟示錄提到:「在基督裡死了的人有福了…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14:13)
- 又說:「他們的教訓、行為、愛心、信心、忍耐…我都清楚。」(啟2:2)
神記念每一個為祂擺上的生命,無論形式如何。
總結表格(在您的基礎上微調)
平安的生活
出於神的保守和安排,為要成就長遠的計畫
廣度見證:長期、穩定、潛移默化的影響
爭戰焦點:對抗日常的試探、世俗的誘惑與內心的軟弱
人的回應:在安逸中持守聖潔,在穩定中竭力主工
永恆價值:同樣被神記念,賞賜在於忠心。
為主殉道
出於神的允許和呼召,為要成就關鍵的見證
強度見證:瞬間、濃縮、震撼人心的宣告
爭戰焦點:對抗極端的恐懼與死亡的威脅
人的回應:在逼迫中堅定不移,在死亡中持守信心
永恆價值:同樣被神記念,賞賜在於忠心。
八、為主殉道所受到的壓力痛苦更大,所需要的信心更堅定,這是否與享受平安的信徒不同?
是的,为主殉道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确实更大,所需的信心也更为极致。但这与“享受平安”的信徒并非不同,而是同一位神在不同呼召和境遇下所赐下的同等宝贵的恩典的两种不同彰显。
(一)“不同”之处:外在的考验与信心的强度
1. 考验的极致性:殉道者(Martyr)在瞬间面对的是信仰最极端的考验——在死亡威胁面前否认信仰以保全性命,或是持守信仰接受死亡。这种压力和痛苦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极限,远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逼迫或病痛。所需的信心是一种在刹那间抓住神、将永恒置于性命之上的“巅峰”信心。
2. 平安的表现形式不同:一个“享受平安”的信徒,其平安可能表现为生活中的喜乐、困难中的依靠、关系中的和睦等。而殉道者的平安,则是一种在极度惊恐、痛苦和孤独中,由圣灵所赐下的、超越人理解的至深安宁。这并非感觉不到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依然有“主与我同在”的确据。正如许多殉道者在火刑柱上或狮子坑里仍然祷告赞美,他们所享受的是一种“风暴中心的平安”。
(二)信心的大小是神的恩賜,需要殉道的信徒,神賜他較大的信心;對於享平安的信徒,就不需要那麼大的信心,信心既然屬於神的恩賜,就不是神評判信徒的標準。
1. 正確的部分
1)信心是神的恩賜:這一點是完全符合聖經的。以弗所書2:8-9明確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爲,免得有人自誇。” 信心的源頭是神,人能夠相信,本身就是神恩典的作爲。
2)神按需賜下恩典:神的確是信實的,祂不會讓我們去承受我們無法承受的試探(林前10:13),並且祂的恩典是“夠用的”(林後12:9)。因此,一個面臨殉道的信徒,在那一刻所領受的、支撐他到底的特殊信心和勇氣,無疑是神格外加添的恩典。從這個角度看,神確實爲特定的使命(如殉道)賜下了相對應的、更大的信心恩典。
2. 需要謹慎和平衡的部分
誤區:將“信心的恩賜”與“審判的標準”完全剝離。
“按才幹的比喻”(馬太福音25:14-30) 主人按着僕人的能力(原文就是“動態的力量”,可以理解爲神所賜予每個人的不同恩賜和信心容量),分別給了五千、二千、一千銀子。 審判時,主人並非要求拿二千的僕人要交出一萬。主人稱讚的是:“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 而被責備的僕人,是因爲他浪費和埋沒了主人所賜的本錢(恩賜),沒有用它去行動和產生價值。
這個比喻的應用:神審判的不是我們擁有恩賜的“絕對數量”,而是我們對所得恩賜的“忠心程度”。
神賜予的信心恩賜有“量”的不同:神知道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也爲我們設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祂給一些人“五千”信心的潛力,給另一些人“二千”或“一千”。它幫助我們避免了“靠行爲稱義”的陷阱,強調了恩典的首要性,也提到了人的忠心性。
結論:
從神的視角看,祂並非用「平安」或「殉道」這把尺來衡量祂的兒女。從神看,平安與殉道的區別在於「呼召不同」,但價值相同。
· 在平安順遂中,你是否忘記祂?是否依然愛祂、尋求祂、順服祂?
· 在逼迫患難中,你是否否認祂?是否依然信靠祂、持守祂、見證祂?
平安不是目的,殉道也不是目的,忠心才是目的。 無論神量給我們的是哪一條路,那都是通往祂寶座前的榮耀之路。我們最大的祈求得像主耶穌一樣:「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們身上照常顯大(腓1:20)。
我們不應羡慕殉道,也不應輕看平安。真正的屬靈爭戰,是每天選擇「不屬世界,而屬基督」。無論神賜下平安或苦難,重點是:
「你是否在當下的處境中,忠心地活出神的國度價值?」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58)
願我們無論處於何境,都成為神忠心又良善的僕人。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
我們滿心感恩來到祢面前,因祢是掌管萬有、定奪每個生命道路的主。祢知道我們生命中每一個時刻的境遇,無論是平安度日的歲月,還是面對挑戰的時刻,祢的旨意從不偏差,祢的愛也從不減少。
謝謝祢讓我們明白,無論是在安穩中見證祢的恩典,還是在患難中持守對祢的信靠,生命的價值從不在於境遇的好壞,而在於是否對祢忠心。求祢賜我們智慧,不主動追尋患難,也不為保全性命逃避祢的呼召;讓我們在日常的試探中,能抵擋世俗的誘惑,以愛、和平與忍耐活出鹽與光的見證;若遇見需為信仰站立的時刻,也能靠著祢加添的力量,不懼怕、不動搖,將榮耀歸給祢。
天父啊,求祢挪去我們心中對「平安」的貪戀,對「殉道」的偏執,只讓「順服祢的旨意」成為我們一生的目標。無論祢量給我們哪一條路,都求祢帶領我們走到底,讓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個選擇,都能彰顯基督的榮美,直到見祢榮耀的面。
最後,我們憑著信心宣告: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們身上照常顯大。這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