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爭戰-教會為何不能長久的傳承

屬靈爭戰-教會為何不能長久的傳承

探討為何教會在某些地方無法長久傳承,例如以色列與土耳其(古代小亞細亞),即使那些地方曾是初代教會最興旺之地。


一、神的計畫與教會的責任

1. 神對教會的心意:忠心與得勝

啟示錄2–3章中,耶穌對小亞細亞七個教會的書信明確表達了祂對教會的期待:

忠於真理,不妥協(例如以弗所教會)

不容惡者進入教會(例如推雅推喇)

在逼迫中持守信仰(如士每拿)

靈命不冷不熱要被主棄絕(如老底嘉)

這些教會今天多數已不存在,這不是因為神的計畫失敗,而是教會沒有回應神的警告和呼召。啟示錄反覆說:「凡有耳的,就應當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

屬靈原則:神的同在不是自動的,而是有條件的——教會若失去對主的忠誠與悔改的心,神的榮耀會離開(參考以西結書10章,神的榮耀離開聖殿)。

二、屬靈爭戰的實質

2. 仇敵的策略:分裂、妥協與冷淡

屬靈爭戰並非只是外在逼迫,更多是內部的腐蝕:

異端入侵:許多教會因接受錯誤教導,導致信仰偏離(參加拉太書、哥林多後書)

形式化的信仰:教會可能仍存在,但失去了屬靈生命與火熱,成為「有名無實」(參啟3:1)

分裂與內耗:仇敵用分裂來削弱教會的合一與見證(參哥林多前書1:10–13)

因此,屬靈爭戰的結果往往不是教會外在被摧毀,而是內在被腐蝕、失去見證與力量。

對於魔鬼的破壞,神為什麼不阻止?

1.神尊重人的自由意志與選擇

神創造人有自由意志,祂要人「甘心樂意」地敬拜祂,而不是被強迫。

教會若選擇妥協、接受異端、分裂,那是信徒與領袖自己的選擇。

神會提醒、警告、管教(例如啟示錄2–3章),但祂不會強迫教會順服,因為這不是愛的本質。


「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啟示錄3:20)
神不是強行闖入,而是等待回應。

2.神容許試煉,為了煉淨教會

聖經中屢次提到,神容許試煉與爭戰,是為了煉淨、潔淨、試驗祂的百姓:
「爲要顯明你們的信心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彼得前書1:7)

3.是魔鬼計策的成功,還是神就是放棄了那塊區域的福音行動?


三、歷史與審判的教訓

3. 歷史上的警戒:教會會被挪去

神從不保證任何地區的教會會「永久」存在。祂的話曾清楚說:

> 「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啟示錄2:5)



以色列、土耳其等地的教會曾因不悔改、分裂、妥協、追求世俗權力等原因,最終失去了神的同在。神的國度仍在擴展,但祂會把工作託付給那願意忠心的群體。


四、神的國度仍在推進

4. 教會會被移植,但神的國度不止息

雖然特定地區的教會消失,但神的國度仍然擴展——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歐洲、非洲、美洲、亞洲、今日中國、南美與中東某些地區都經歷復興。

這說明:
神的國是活的,是移動的,是根據回應祂的人來運行的

神的心意是「萬民作主門徒」(太28:19),而不是讓教會「安逸停滯」


五、今天教會的警惕

5. 今天的教會也不免於相同的命運

歐洲曾是改革宗與宣教運動的中心,今天卻有許多教堂成了餐廳、清真寺或空殼;這是警告也是呼召。
教會若不警醒,就可能重蹈歷史覆轍。


六、神放棄當地的教會不覺得可惜嗎?這其中有什麼屬靈意義?

神當然不會冷漠地「放棄」任何一間教會——但祂確實會「挪去燈臺」,若那教會長期悖逆、冷淡與不悔改。

你問的核心是:「神怎能容許那些祂曾使用、榮耀過的教會落入荒涼?這真的不是很可惜嗎?」

讓我們從幾個層面來回答,並挖掘其深刻的屬靈意義:

1. 神的心意:祂不是「放棄」,而是「呼召回轉」

神的性情中有兩個同時存在的屬性:
慈愛與憐憫:祂不願一人沉淪(彼後3:9)
聖潔與公義:祂不與罪妥協(啟21:27)

2. 當教會墮落時,神首先是忍耐、警告與管教,如啟示錄中對七教會的勸戒。但若長期不悔改,祂會「把燈臺從原處挪去」(啟2:5)——這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為了保守祂聖潔的見證。

所以從神的角度來看,祂的做法不是草率的放棄,而是痛心的潔淨。


3. 被主挪去燈台有什麼屬靈的意義

“被主挪去燈台”是《啟示錄》中耶穌對教會的嚴重警告(啟2:5),其屬靈意義可從以下幾個核心層面理解:
 
1. 神的同在與見證的收回
 
燈台在聖經中象徵教會作為“世上的光”的見證(參馬太福音5:14),也代表神的同在與啟示(如舊約聖殿的金燈臺,象徵神的榮耀光照)。
挪去燈台,意味著神收回祂的同在與屬靈引導,教會失去了在當地見證真理的屬靈能力,不再成為彰顯神榮耀的管道。
 
2. 對悖逆與不悔改的審判
 
燈台被挪去的前提是“不悔改”——當教會偏離真理、容納罪惡、靈命冷淡,卻拒絕回應神的警告時,這是神公義的管教。
這不是隨意的懲罰,而是對“死的宗教形式”的潔淨(參啟3:1“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顯明神不與悖逆妥協,也不讓聖潔的名被褻瀆。
 
3. 呼喚轉回與警醒的警鐘
 
對當時的教會而言,這是緊急的呼召:若及時悔改,仍能挽回神的同在;對後世教會而言,這是永遠的警戒——沒有任何教會能憑借歷史榮耀或地點優勢“自動”留住神的祝福,唯有持守忠心與悔改的心,才能保持見證的根基。
 
4. 神的主權與國度的流動性
 
燈台被挪去,並不意味神的國度終止,而是祂的工作會轉向願意順服的群體(如福音從小亞細亞傳向歐洲、亞洲等地)。
這顯明神的國不綁定於特定地域或組織,而是與回應祂的人同在,也提醒教會:若失去對神的委身,就可能失去承擔使命的資格。
 
總之,“挪去燈台”的核心意義,是神以公義與慈愛維護真理的純潔,呼召教會時刻活在與祂的真實關係中,以忠心持守見證,而非依賴外在形式或歷史榮耀。

4. 教會被挪去,是警戒與審判

1)神不與死的宗教形式同流合污

許多歐洲教會外觀還存在,但已經失去屬靈生命、聖靈的同在與真理的熱忱:
「你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啟示錄3:1)

2)這是對當代教會的警鐘

神讓歷史上的教會衰亡,是為了警惕今日的教會不要重蹈覆轍:
「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叫我們不要貪戀惡事,像他們那樣。」(林前10:6)


總結:從神的觀點來看,教會不能長久傳承的原因是什麼?

1. 失去了對神的忠心與敬畏
2. 忽略悔改與更新,習慣於形式宗教
3. 在屬靈爭戰中妥協,未能分辨真理與異端
4. 不順服聖靈的引導,拒絕神的提醒與審判
5. 神的同在與祝福不是自動的,是為那些敬畏祂、順服祂的人所預備的

問題不是「教會在哪裡?」,而是「教會是否在神裡面?」

神的計畫永不失敗,祂仍在掌權,但祂呼召我們參與祂的爭戰,靠著聖靈得勝!


屬靈爭戰與教會傳承的禱告文
 
慈愛信實的天父,我們滿心敬畏地來到祢面前,仰望祢的聖潔與主權。回想歷史上祢所興起的教會——從耶路撒冷的初熟果實,到小亞細亞七教會的興衰,再到今日遍佈萬邦的見證,我們看見祢的恩典從未間斷,祢的國度仍在推進。
 
主啊,我們深知,教會的傳承不在於地點的固定,而在於對祢的忠心;不在於外在的興旺,而在於內在的聖潔。求祢光照我們,讓我們時刻警惕仇敵的詭計:那試圖讓我們妥協真理的引誘,那慫恿我們陷入分裂的紛爭,那使我們靈命冷淡的世俗牽絆。
 
求祢堅固我們的信心,使我們像士每拿教會一樣,在逼迫中持守祢的道;讓我們效法以弗所教會起初的愛心,不偏離對祢的忠誠;也求祢潔淨我們,免於老底嘉式的自滿,時時以悔改的心回應祢的呼召。
 
主啊,祢說「你若不悔改,我就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這話不是恐嚇,而是慈愛的提醒。求祢保守我們的教會,遠離形式化的宗教,拒絕異端的滲透,在屬靈爭戰中靠祢得勝。賜給我們領袖屬靈的智慧與勇氣,讓他們以真理牧養,以愛心帶領;也讓我們每個信徒都成為祢國度的精兵,在世上作鹽作光,既扎根於祢的真理,又能與世代良性互動。
 
我們為那些曾經興旺、如今荒涼之地的教會祈禱,求祢喚醒那裡沉睡的靈魂,也讓我們從中學習:祢的同在從不憑借地勢,只臨到順服祢的百姓。願我們時刻省察:是否在祢裡面?是否以祢為首位?
 
最後,求祢讓我們堅信:縱然世界有變遷,祢的國度必興旺;縱然有人軟弱跌倒,祢的恩典必尋回。幫助我們以忠心持守到底,讓祢的名在我們這一代得榮耀,也讓祢的福音傳給萬代,直到祢再來的日子。
 
以上所求,是憑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以諾書》主要內容、綜合學術研究與文獻記載

屬靈軍裝的剛強。以弗所書6:10-17

今天週四是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抓捕的日子,那麼今天從天亮開始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