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摩西要求神「求你顯出你的榮耀」

為什麼摩西要求神「求你顯出你的榮耀」

為什麼摩西會忽然問到這個問題?有什麼動機嗎?有什麼屬靈意義嗎?
【出三十三18】摩西說:『求祢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

《出埃及記》33章18節記載:「摩西說:『求祢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這句話出現在以色列人剛剛經歷了金牛犢事件(出32章)之後,是摩西與神關係的一個高峯,摩西的這個請求絕非「忽然」或偶然,而是在一個特定的屬靈危機和親密關係的背景下產生的:

一、為何摩西會忽然提出這個請求?——背景與動機

1.危機與代求的背景:
·摩西剛剛從西奈山下來,目睹百姓拜金牛犢的悖逆之舉(出32章)。
·神因百姓的罪極其憤怒,甚至對摩西說:「我要向他們發烈怒,將他們滅絕」(出32:10)。然後,摩西為百姓懇切代求,神才「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出32:14)。
·然而,罪的後果依然存在。神宣告:「我必不與你們同去…恐怕我在路上把你們滅絕」(出33:3)。神只答應差遣使者帶領他們,而不是祂自己的同在。

2.摩西的憂慮與核心訴求:
·對摩西而言,神的同在遠比應許之地或戰勝仇敵更重要。沒有神的同在,一切祝福都失去意義。因此,他的第一個請求是:「我若不親自和你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出33:15)。神應允了這個請求(出33:17)。神一共退讓、答應了摩西兩次禱告。
·在這個2次「神答應」的基礎上,摩西才提出更深、更個人化的請求:「求祢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這是一個從「為百姓求」到「為自己求」的轉變,但最終目的仍是為了更好地帶領百姓。


二、摩西的動機是什麼?

1.出於對神的愛與渴慕
摩西不是出於好奇或權力慾望,而是因著與神親密的相交,對神兩次答應讓步,產生了「更深認識神」的渴望。正如詩篇27:4所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這種渴慕神的同在,是敬虔之心的自然流露。

2.為要更清楚明白神的旨意
摩西知道,若沒有神的同在,百姓進入應許之地也無法有長久之福。他求見神的榮耀,其實是渴望更清楚明白神的道路與性情,好能帶領百姓走在神的心意中。

3.代表百姓尋求神的恢復
摩西的請求也帶有代禱的性質。他希望神不僅赦免百姓,更願意恢復與他們(立約)的關係。若能看見神的榮耀,意味著神的同在(神的約)重新確立。

4.從「約的危機」到「榮耀的請求」──律法與恩典的張力
金牛犢事件不只是道德失敗,更是「盟約危機」
•神說「我要立你(摩西)的後裔成為大國」(出32:10),等於把亞伯拉罕之約「暫時擱置」只剩摩西一人。
•摩西的代求雖使神「轉意不降禍」,但盟約的「嚴重破口」仍在──就是兩塊法版被摔碎的象徵。
•因此,在33:7-11「會幕」暫時移到營外,象徵神的榮耀「退後一步(要離開的趨勢)」。摩西深知:若神的榮耀不回轉,「重新立約」就只剩空殼。
33:18的請求其實是「再確認」──
「祢的榮耀」=「祢仍願意以恩典與信實自我約束嗎?」
摩西要看的不是視覺奇觀,而是神「肯不肯重新進入約的關係」。這就把「為百姓」與「為自己」合而為一:百姓需要神同在,領袖摩西需要確認神仍願意「自我啟示」。

5.摩西的動機總結:
·對神同在的極度渴慕:在經歷了百姓的失敗和神的怒氣後,摩西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親自、確切地經歷神的真實和信實。
作為領袖,他肩負重擔,渴望更深地認識神:摩西不滿足於僅僅知道神的作為(神做了什麼),他渴望認識神的本性(神是怎樣的神)。這是一種關係上的渴慕,是靈命成熟的標誌。


三、屬靈意義

這個事件在整個聖經神學中佔據核心地位,其屬靈意義極其深遠。

1.神的榮耀彰顯祂的屬性
神後來向摩西顯現,並宣告祂的名:「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34:6-7)。這表明,神的「榮耀」不僅是外在的光輝,更是祂內在屬性的彰顯——慈愛、公義、聖潔、信實。

2.界定了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神明確告訴摩西:「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
·這確立了一個核心真理:神是絕對聖潔的,有罪的人無法直視其全然榮耀的面目。這顯明瞭神的超越性和人的有限性。
·但神同時也滿有恩典:「看哪,在我這裡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然後我要將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出33:21-23)。
·這預表了神的保護和恩典,使人能在不至於被毀滅的情況下,經歷並認識神。

3.渴慕神的榮耀是屬靈成長的標誌
摩西的請求反映一個成熟信徒的追求:不只求神的賜福、神的幫助,更是求「見神自己」。這正是詩篇42:1所說:「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真正的屬靈生命,是以神自己為目標,而非僅僅是祂的恩典或神蹟。

4.預表了在基督裡最終的啟示:
·摩西所求的,最終在耶穌基督身上完全實現。約翰福音1:14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耶穌對腓力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14:9)。在基督裡,我們不再只是「看見神的背」,而是能夠藉著信靠祂,直面神的恩典和真理,並得以與神和好。在基督裡,我們不再只是「看見神的背」,而是能夠藉著信靠祂,直面神的恩典和真理,並得以與神和好。

4.為所有信徒樹立了屬靈追求的榜樣:
·摩西的禱告是「求見祢的面」的禱告(詩27:8)。這激勵所有信徒不應只滿足於神的賜福(如健康、富足),而應追求更深地認識神自己。
·正如哥林多後書3:18所說,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渴慕見神的榮耀,是我們生命被改變的起點。

摩西的經歷預表了新約中耶穌基督的啟示。耶穌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14:9)摩西求見神的榮耀,最終在基督身上得以完全實現。

5.從「顯現的歷史」到「榮耀的啟示」摩西的「升級經歷」

從荊棘火焰(出3)
神是呼召者,瞭解「神是誰?」→「我是自有永有」

從埃及十災(出7-12),瞭解神是拯救者,從「祢能作甚麼?」→大能的手過紅海(出14),顯明神是戰士。

從西奈山頒布律法(出19-20)顯命神是立法者,「祢的標準是?」→聖潔典章

金牛犢事件後(出33)對立約者神問「祢還守約嗎?」→顯明神的榮耀與恩典。

33:18的請求,是摩西把過去「局部性的認識」推向「整體性的自我啟示」:
「我已經看見祢的手、祢的背、祢的作為,現在我要一次看見『祢的所是』」。

6.神的榮耀與百姓的關係修復

金牛犢事件後,百姓與神的關係出現裂痕,神的榮耀一度因百姓的悖逆而“退後”(出33:7-11中會幕移到營外)。摩西求見神的榮耀,本質上也是爲百姓尋求關係的完全恢復——神的榮耀重新彰顯,意味着祂對百姓的接納與同在的迴歸。神應允顯榮耀,不僅是對摩西個人的恩典,更是對以色列民的重新揀選,預示着盟約關係的修復與延續。

7.摩西的信心超越環境

當時以色列民剛經歷屬靈失敗,人心惶惶,領袖摩西卻在這樣的低谷中,沒有陷入沮喪或對神產生懷疑,反而更堅定地渴慕神的榮耀。這顯明真正的信心不是基於環境的順逆,而是源於對神本身的信靠——即使百姓悖逆(環境不好),他仍相信神的信實與恩典,敢於向神發出最深切的請求。這種在困境中向神“求更多”的信心,是屬靈生命成熟的重要標誌。

8.神的自我限制與恩典的平衡

神應許顯榮耀時,既表明“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顯明祂的超越性與聖潔;又爲摩西預備磐石穴、用手遮掩,讓他能在保護中見“神的背”(出33:21-23),顯明祂的恩典與憐憫。
這一細節揭示了神對待有罪之人的方式:既不降低聖潔標準,又主動預備途徑讓人能經歷祂的同在。這種“公義與恩典並存”的屬性,在基督十字架上得到終極體現——耶穌基督既是完全聖潔的神,又是承擔罪債的救主,使罪人能在祂裏面坦然面對神的榮耀。

9.從“看見”到“生命改變”

摩西見神榮耀後,生命發生顯著改變——神在他臉上留下榮耀的痕跡(出34:29-35),以至於他需要用帕子遮掩。這印證了“看見神的榮耀必然帶來生命改變”的真理:當人真正遇見神、認識祂的屬性,生命自然會被更新,彰顯神的榮美。對今日信徒而言,這種“改變”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心被神的愛與真理充滿,活出與蒙召身份相稱的生命(羅12:2)。


結語

摩西求見神的榮耀,不是出於驕傲或好奇,而是出於:
-對神的親近渴慕,
-對百姓的負擔,
-對神同在的深切需要。

這請求背後,是信心、愛心與謙卑的結合。神回應了他,並向他啟示祂的慈愛與信實。這提醒我們:當我們在失敗、軟弱之後(如金牛事件),神仍願意向尋求祂的人顯現祂的榮耀——不是因我們配得,而是因祂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

「求祢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這應成為每一位信徒內心的禱告,因為唯有看見神的榮耀,我們才會被改變(林後3:18),並活出祂榮耀的形象。

因此,摩西的這個問題,是從「領袖的代求」邁向「親密朋友的渴慕」的關鍵一步,是整本聖經中最高峯、最動人的禱告之一。


禱告文

慈愛的天父,
我們懷着敬畏與渴慕的心來到祢面前,想起摩西在西奈山下的懇求:“求祢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那一刻,他不是出於好奇,而是在百姓悖逆的危機中,深知唯有祢的同在能使一切歸正;不是滿足於表面的恩典,而是渴望更深認識祢的本相——那位在荊棘中宣告“自有永有”、在紅海中施行拯救、在律法中顯明聖潔的神。

主啊,我們也像摩西一樣,常常在生命的“金牛犢事件”中跌倒:有時貪戀世界的虛假,有時偏離祢的道路,讓祢的榮耀因我們的軟弱而黯淡。但求祢光照我們,使我們不滿足於祢的賜福,而是渴慕祢自己;不侷限於對祢作爲的認知,而是渴望進入與祢親密的關係。

求祢向我們顯明祢的榮耀,正如祢向摩西啓示的那樣: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讓我們看見祢的公義,也看見祢的寬恕;看見祢的超越,也看見祢的親近。幫助我們明白,罪人雖不能直面祢的全然榮耀,祢卻早已預備了恩典的道路——在基督裏,我們得以敞着臉看見祢的榮光,被祢改變,榮上加榮。

願我們效法摩西的信心:在失敗中不退縮,在困境中更渴慕;願我們的生命也因遇見祢的榮耀而被更新,既能爲自己求更深的認識,也能爲周圍的人求祢的同在與恢復。讓我們一生的禱告都如摩西那般:不只要祢的帶領,更要祢的榮耀;不只求祢的恩典,更求祢自己。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以諾書》主要內容、綜合學術研究與文獻記載

屬靈軍裝的剛強。以弗所書6:10-17

今天週四是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抓捕的日子,那麼今天從天亮開始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