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基督以彰顯永恆與權柄的榮耀形象行走在代表七教會的金燈臺間

20250902晨禱 詩歌:新耶路撒冷-宇宙的新燈台 https://youtu.be/O98EVJTqr_c?si=c40i_nCPKGorBbnh 基督以彰顯永恆與權柄的榮耀形象行走在代表七教會的金燈臺間。 啟1:10-20 【啓一10】「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說:」 【啓一11】「『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 •「我被聖靈感動」(10節),原文直譯是「我在聖靈裏」,是啓示錄的獨特用法(四2;十七3;二十一10),可能是指一種恍惚的狀態,先知的靈向聖靈完全敞開,準備好接受異象。 •「大聲音如吹號」(10節),這情形與神當年降臨西奈山、頒佈律法時一樣(出十九16-20)。 •「主日」(10節),原文是「主的日」,意思是「屬於主的日子」,新約聖經中唯有此處提到,意思並不能確定,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1.指星期天,即七日的第一日、主耶穌復活的日子(約二十1)。雖然「主日」還不是初期教會對星期天的普遍稱呼,但主後107年,使徒約翰的門徒伊格那丟(IgnatiusofAntioch)曾把七日的第一日稱作「主日」(EpistletotheMagnesians,chp9.Ante-NiceneFathers,vol.1,pg.62-63)。 2.當時的羅馬皇帝多米田自封爲「主和神DominusetDeus」,並把自己的生日稱爲「主日」。主耶穌在這一天向使徒約翰顯現,顯明祂纔是真正的「主」。 •「以弗所、示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11節)是羅馬帝國亞細亞省的七個主要城市,沿着官道按順時針方向排列,送信者可能先從以弗所開始,然後依次送達七個教會。亞細亞的衆教會和這七個教會面臨着相似的處境,來自羅馬政府、猶太教、行業公會和背道者的巨大壓力,要迫使信徒在信仰和行爲上妥協。 •時代論(Dispensationalism,始於達祕弟兄JohnNelsonDarby,經《司可福串注聖經》廣爲傳播)的解經者認爲,七教會預表教會歷史的七個時代:以弗所代表第一世紀的教會,士每拿代表教會受逼迫的時代,別迦摩代表國教時代,推雅推喇代表天主教時代,撒狄代表宗教改革時代,非拉鐵非代表近代宣教時代,老底嘉代表現代離教背道的時代。 •拔摩島和亞細亞七教會的位置:都在現在土耳其的西部,以...

以“天國國民與祭司”爲身份根基,以基督再來爲盼望,在日常中踐行真理、轉化患難

20250901晨禱 詩歌:盼望 https://youtu.be/cWFlQMVZyLo?si=Ootl9DF68EsHoB3d 主旨:以「天國國民與祭司」爲身份根基,以基督再來爲盼望,在日常中踐行真理、轉化患難,活出以永恆爲視角的生命見證。 啟1:1-9 【啓一1】「耶穌基督的啓示,就是神賜給祂,叫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衆僕人。祂就差遣使者曉諭祂的僕人約翰。」 【啓一2】「約翰便將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 【啓一3】「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爲日期近了。」 •啟1:1-9從神的視角看,為什麼神要給這7個教會寫信? 1.核心目的  復活的主行走、鑑察教會,知其行爲,對其進行勸勉、責備、警戒與鼓勵 啓2:1-2;  2.終極焦點:基督的再來 超越地方教會處境,指向神的國度和基督的再來,呼召所有屬神的人在患難中忍耐、持守、得勝 啓1:3, 7-8;  3.神工作的方式:藉聖靈的提醒 神的心意是讓歷代各處的教會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光景,並聆聽「聖靈向衆教會所說的話」(啓2:7, 11, 17, 29; 3:6, 13, 22)。 4.針對領袖的特殊提醒: 信是寫給「教會的使者」的(啓1:20)。這裏的「使者」通常理解爲教會的領袖、負責的弟兄(如長老、監督)。神深知教會領袖的屬靈生命和忠心事奉對整體教會至關重要。領袖若偏離,會直接影響教會的方向。因此,這些信也是對所有教會領袖的直接呼召和警誡,要求他們忠於託付,作羣羊的榜樣。 5.逼迫與艱難 當時教會正面臨羅馬政府的逼迫,以及猶太會堂的毀謗和內部異端的侵蝕。神並非不知祂百姓的艱難。這些信件表明祂鑑察一切(「我知道…」),並在患難中與祂的子民同在,給他們盼望和堅持下去的勇氣。 6. 貫穿歷史的預言與終極盼望: 提醒信徒,眼前的掙扎是更大的屬靈爭戰和神聖計劃的一部分。基督是首先的、末後的,祂必得勝,並呼召祂的子民在盼望中持守忠心,直到祂再來。 7.神的屬性與心意不變:那位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如今依然行走在祂的教會中,施行鑑察、勸懲、安慰和建造。 8.個人的迴應與得應許: 每封信結尾都對「得勝的」有寶貴的應許(如生命樹的果子、免受第二次死的害、隱藏的嗎哪等)。這是對每一個聽從聖靈提醒並持守信仰到底之人的 invitation and ...

有什麼行為不是得救?有什麼行為是得救?

有什麼行為不是得救?有什麼行為是得救? 引言:得救的本質 在基督教信仰中,“得救”(Salvation)不是人靠努力“賺取”的獎賞,而是神主動施予的恩典。它意味着人從罪的捆綁、死亡的權勢和神的審判中被釋放,與神和好,得着永生的生命,併成爲神的兒女(約1:12;羅5:10;約壹3:1-2)。 聖經明確宣告: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爲,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 但緊接著我們必須面對雅各的提醒: 「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17) 「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就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雅2:18) 「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雅2:24) 乍看之下,雅各似乎與保羅(以弗所書、羅馬書)矛盾。但其實兩者並無衝突,而是從不同角度闡明「真實信心」的本質。 -保羅強調:人得救「唯獨因信」,不是靠行為賺取。 -雅各強調:真正的信心必然產生行為,否則那信心是虛假或死的。 因此,得救的起點與核心是神的恩典,而人唯一的迴應方式是真實的信心。但這種信心絕非空洞的認同,而是帶來生命轉變、結出果子的活信心。 一、有什麼行為「不是」得救?(錯誤的方式) 1.靠行善積德(GoodWorks) ·爲什麼不是?人的善行雖好,但無法抵消罪的工價(死亡)。救恩是神賜下的“禮物”,若是靠行爲賺取,就不再是恩典了(羅馬書6:23;以弗所書2:8-9)。我們的義在神面前,就像污穢的衣服(以賽亞書64:6)。 2.靠遵守宗教規條(ReligiousRituals) 受洗、 受洗是信靠之後順服的表白,是得救的見證,而不是得救的魔法儀式(彼得前書3:21)。 參加禮拜、守聖餐、讀經、唱詩、奉獻財物、參與服事、 這些是基督徒成長的操練,但若取代「信靠基督」,就成了宗教儀式主義。 禱告、 禱告是與神相交,而不是換取恩典的咒語。 有聖靈的恩賜 擁有聖靈的恩賜(如說方言、預言等):恩賜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是爲了建造教會,而非個人得救的“證明”。沒有基督生命的恩賜,是空洞的(哥林多前書13:1-2)。 以上這些都是基督徒生命成長和敬拜的重要部分,但它們是將人引向基督的“路標”,而不是終點本身。若將這些活動本身視爲得救的條件,就本末倒置了。 3.靠他人的信心或關係“搭車”得救 得救是個人與神的直接關...

屬靈爭戰的要素2/10

屬靈爭戰的要素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且充滿屬靈洞察力的問題,包含了幾個重要的聖經主題。我們將逐一分解您提到的要素,並探討其屬靈意義。 屬靈爭戰的要素 一、您提到的兩個故事——約書亞過約旦河與約沙法的戰役——完美地勾勒出屬靈爭戰的兩個核心要素:人的信心順服與神的主權作為。 1.人的角色:信心與順服(約書亞記3:14-17) ·要素:主動的信心(SteppingOutinFaith) ·約旦河水漲過兩岸,百姓面臨巨大的自然障礙。神命令抬約櫃的祭司先把腳踏入水裡,然後水才分開。 ·屬靈意義:神常常在我們採取信心的行動之後,才開通道路。屬靈爭戰不是被動等待,而是憑著對神話語的信心,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即使環境看似不可能。這一步是順服和信靠的具體表現。 2.神的角色:祂親自爭戰(歷代志下20:1-30) ·要素:依靠、讚美、仰望神的主權(Dependence,Praise,andLookingtoGod'sSovereignty) ·面對強大敵軍,約沙王和猶太百姓的反應是: ·承認無力:王承認自己無力抵擋,這是一種屬靈上的謙卑和破產。 ·單單依靠神:他們定意「仰望祢」,不再看環境和自己的能力。 ·讚美在前:他們讓讚美的人走在軍隊前線。這是一個極具顛覆性的屬靈戰略——不是在得勝後讚美,而是在爭戰中、甚至爭戰前就讚美。讚美宣告了神的偉大、信實和得勝,使仇敵的恐嚇失效。 ·結果:神親自擊殺敵人。百姓所做的只是收拾掠物和讚美。這清楚地表明,戰勝仇敵的終極力量是神自己。 ·屬靈意義:屬靈爭戰的核心不是我們為神做什麼,而是讓神在我們裡面並為我們行事。我們最大的武器不是屬血氣的兵器,而是信心、禱告和讚美。 總結這兩個要素:屬靈爭戰是「人的信心順服」與「神的主權作為」的完美結合。我們負責信靠和順服,神負責開路和得勝。 3.屬靈爭戰的敵人——三重敵對勢力的辨識 在談論「爭戰」時,必須清楚我們真正的對手是誰。許多信徒誤將爭戰視為與人、環境或制度的對抗,但聖經明確指出: 「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6:12) 因此,屬靈爭戰的敵人包含三重層面,常被稱為「世界、肉體、魔鬼」: 1)魔鬼(Satan): 是敵擋者、控告者、謊言之父(啟12:10;約8:44)。他設立陷阱、攻擊信心、製造分裂。 →對策:抵擋他(雅4:7...

出埃及記神重新訂盟約有什麼屬靈意義和神的心意?出埃及記34章1-11節莊逸宏牧師

出埃及記神重新訂盟約有什麼屬靈意義和神的心意?出埃及記34章1-11節 莊逸宏牧師 《出埃及記》34章1-11節: 1.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鑿出兩塊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樣,其上的字我要寫在這版上。 2. 明日早晨,你要預備好了,上西乃山,在山頂上站在我面前。 3. 誰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遍山都不可有人,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羣牛羣吃草。” 4. 摩西就鑿出兩塊石版,和先前的一樣。清晨起來,照耶和華所吩咐的上西乃山去,手裏拿着兩塊石版。 5. 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裏,宣告耶和華的名。 6. 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7. 爲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爲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8. 摩西急忙伏地下拜。 9. 說:“主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我們中間同行,因爲這是硬着頸項的百姓,又求你赦免我們的罪孽和罪惡,以我們爲你的產業。” 10. 耶和華說:“我要立約,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萬國中所未曾行的。在你四圍的外邦人就要看見耶和華的作爲,因我向你所行的是可畏懼的事。 11. 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謹守。我要從你面前攆出亞摩利人、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出埃及記中神重新訂立盟約(尤其記載於出埃及記34章)是聖經中一個重要的神學事件,具有深遠的屬靈意義和神聖心意。以下從幾個層面分析: 一、背景:盟約的破裂與重建 1.最初的西奈之約(出埃及記19-24章) 神通過摩西與以色列民立約,賜下律法(十誡和典章),應許他們成爲「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出埃及記19:5-6)。但百姓很快違背盟約,鑄造並敬拜金牛犢(出埃及記32章),導致盟約破裂。 2.轉變過程 以色列人犯罪(三十二) 摩西摔碎石版(三十二19) 神不想再與以色列人同行(三十三1-3) 摩西的代求與神的憐憫(三十二30-32、三十三12-17) 摩西爲百姓代求,求神記念祂的應許(出埃及記32:11-14)。神雖施行審判,卻仍顯明恩典,願意重新立約(出埃及記34章)十誡用文字表達,準確、流傳久遠。神看重文字工作。 3.神的宣告:憐憫、恩典、誠實、慈愛 5...

雅各歸家與以撒逝世,創35_27-29

20250330晨禱 詩歌:歸家吧 https://youtu.be/xrL8nmEij-o?si=IRdu4-3PbyS6945H 主題:雅各歸家與以撒逝世 創35_27-29 【創卅五27】「雅各來到他父親以撒那裏,到了基列·亞巴的幔利,乃是亞伯拉罕和以撒寄居的地方;基列·亞巴就是希伯侖。」 •「希伯侖」是亞伯拉罕、以撒晚年居住的地方,是大衛作王之地,是神顯明祂的榮耀和權柄的地方,也是雅各應當承受父親產業的地方。 •神的拆毀是爲了充滿 祂拿掉我們裏面不該有的東西,把地位騰出來,是要用祂自己來充滿。從巴旦·亞蘭到希伯侖的一路上,神拿掉了雅各的力量(三十二31),拿掉了他的自愛(三十三3),拿掉了他的安居生活(三十三19),拿掉了他在迦南人中的好名聲(三十四30),拿掉了他全家的偶像(三十五2),拿掉了最安慰他的奶母(8節),拿掉了他最心愛的妻子(19節),拿掉了他最看重的長子(22節),最後拿掉了他最寵愛的約瑟(三十七33)。 雅各在神所指示的路上每走一步,就被神拿掉一些,又被神增添一些信心,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沒有定居在示劍,也沒有定居在伯特利,而是一直走到神要他去的「你祖、你父之地」(三十一3)。 •雅各從示劍沿迦南中央山地的道路向南,經過伯特利、以法他(伯利恆),一直到希伯倫。 【創卅五28】「以撒共活了一百八十歲。」 【創卅五29】「以撒年紀老邁,日子滿足,氣絕而死,歸到他列祖(原文是本民)那裏。他兩個兒子以掃、雅各把他埋葬了。」 •以撒在雅各定居在希伯侖,並且約瑟被賣後12年纔去世(三十七2、14),這時雅各120歲,大約是在主前1887年。「一百八十歲」是聖經記載洪水以後最長的壽命。 •被神對付的悲哀人生 雅各最寵愛的約瑟被賣以後(三十七28),他已經被神完全拆毀,一切阻擋他承受神應許的人、事、物都被神拿走了:「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裏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七十三25-26)。 等到雅各的信心成熟,這時神就讓以撒歇了地上的工,讓雅各接上以撒作神的見證人,接上神榮耀的計劃。 以撒去世後的第二年,約瑟30歲就在埃及被高升(四十一46),神開始將極大的權柄和豐富加在以色列家,直到神的榮耀和旨意在雅各身上完全彰顯出來(四十七7;四十九1-28)。 •以掃和雅各一起把父親埋在麥...

神的信實與聖潔的呼召。出34:10-28

20250823晨禱 詩歌:聖潔像你 https://youtu.be/Jy1WmmzAiYg?si=2fe__irFmLIB0XAE 主題: 神的信實與聖潔的呼召 出34:10-28 【出三十四10】「耶和華說:『我要立約,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萬國中所未曾行的。在你四圍的外邦人就要看見耶和華的作爲,因我向你所行的是可畏懼的事。」 •「我要立約」,不是要立新的內容,而是重申原來的約。「神的話語安定在天」(詩一百一十九89),始終不改變。 •對下面神所說的話,我們發現神不是之前頒佈的誡命、典章全部重申一遍,而是針對金牛犢事件,重申其中最重要的四點。金牛犢顯明人的愚昧不是不知道神的誡命和典章,而是不順服神的話,所以神就把他們進入迦南地以後最難順服的四點提出來重申一遍。 •神所要行的「奇妙的事」,就是「可畏懼的事」,也就是令人懍然敬畏的審判和拯救,目的是讓世人「看見耶和華的作爲」,好認識祂、歸向祂。 【出三十四11】「『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謹守。我要從你面前攆出亞摩利人、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出三十四12】「你要謹慎,不可與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約,恐怕成爲你們中間的網羅;」 【出三十四13】「卻要拆毀他們的祭壇,打碎他們的柱像,砍下他們的木偶。」 •徹底攆出迦南人,清除一切偶像崇拜的痕跡,需要極大的信心,因爲古人相信毀壞聖物會大大冒犯神明,導致神明的報應。以色列人如果能徹底清除偶像,就證明他們完全信靠神。 •與迦南人「立約」(12節)的儀式包括承認他們的神,也就是「敬拜別神」(14節)。 •「柱像」指代表迦南男神的石柱。 •「木偶」指代表迦南女神亞舍拉的木柱或樹木(申十六21),通常立於巴力祭壇旁邊(士六25)。 【出三十四14】「不可敬拜別神;因爲耶和華是忌邪的神,名爲忌邪者。」 •「忌邪」原文是「嫉妒」,就像一位丈夫不能容忍和別人分享自己所愛的妻子,神也不會甘心與「別神」分享自己所救贖的百姓,容忍自己的百姓走向滅亡。 雅歌 8:6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忌恨(或譯:嫉妒)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   【出三十四15】「只怕你與那地的居民立約,百姓隨從他們的神,就行邪淫,祭祀他們的神,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 【出三十四16】「又爲你...